
发布时间:2024-12-04 浏览量:次
报告题目:生物3D打印之人造毛细血管
报告人:谭卓教授
报告时间:2024年6月17日上午10:00
报告地点:科创大楼15楼激光基地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谭卓博士现任美国得克萨斯理工大学工业工程系副教授,本科事务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静电纺丝及生物3D打印。谭卓毕业于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曾获美国工业工程协会制造设计分区最佳学生论文奖,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制造组杰青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青年事业奖,曾经担任美国国家基金会、退伍军人事务部等多家机构科研项目评审以及美国工业与系统工程协会制造设计分区主席,迄今共发表论文50篇。
报告简介:对多数三维生物组织而言,实现人造或自发的血液循环是组织工程成功的关键之一。如何在体外人工组织支架内植入血管,特别是毛细血管,是目前生物制造的一大挑战。人类毛细血管的内衬结构分为连续,有孔或者窦状三类,平均直径为5-10微米。本报告介绍了一种利用高湿度芯鞘式静电纺丝制作含纳米孔微米管以模拟有孔毛细血管的方法。通过芯鞘式喷丝头,聚己内酯(PCL)和聚氧乙烯(PEO)经静纺分别形成微米丝的外壁和内芯。在高湿度条件下,PCL外壁由于非溶剂诱导的相分离,在固化过程中形成纳米孔。含有纳米孔的微米丝经水浸泡,水溶性PEO内芯被溶解,最终形成外壁含有纳米孔的微米管。微米管直径可以通过溶液粘度和湿度来调节,当管芯溶液和管鞘溶液的粘度一致时可获得最佳的管状结构。经适当配比和条件控制,该方法可获得了直径5-10 微米的孔隙微米管,这与人类毛细血管形态相吻合。